老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系列建设项目
老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以下简称“老港基地”)占地约29.5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生活垃圾战略处置基地和最终处置场所,也是上海城市运行安全的根本保障。自2009年“老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的理念被提出,近年来先后建设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废处置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目前老港基地承担着上海全市约50%、市区约60%以上的垃圾处理任务,每日处置生活垃圾约16000吨,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处置能力最强的废弃物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环保基地。
负责主体:
城市建设部/上咨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csjs.dept@sicc.sh.cn
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老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以下简称“老港基地”)占地约29.5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生活垃圾战略处置基地和最终处置场所,也是上海城市运行安全的根本保障。自2009年“老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的理念被提出,近年来先后建设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废处置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目前老港基地承担着上海全市约50%、市区约60%以上的垃圾处理任务,每日处置生活垃圾约16000吨,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处置能力最强的废弃物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环保基地。
二、内容及进展
(一)建设内容
近年来,老港基地先后实施建设了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二期)、上海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一、二期)、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等各类固废处理处置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其中: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一期处理规模3000吨/日,二期处理规模6000吨/日,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合计年供电量约12.69亿千瓦时;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规模约3000吨/日,经粗选、破碎、磁选、分选、筛分等处理工艺后制砖或制成骨料再利用;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为湿垃圾处理设施,一期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二期处理规模1500吨/日,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利用有机质产生沼气,实现资源回收;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处置对象为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设计处理规模为240吨/日,采用焚烧工艺解决本市医疗废物出路问题,确保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二)项目进展
目前,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二期)均已建成运行;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为(一期)基本建成,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已建成运行,二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
三、成果及意义
上咨承担了各类老港基地建设工程的前期咨询工作,始终秉承“勇于创新,慎断敢言”工作方针,深度参与基地建设、促进项目落地、谋划基地发展。
老港基地的建设,响应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政策要求,有利于提升本市固废综合处理能力与处理质量、形成完善的固废综合处置体系、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对本市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固废分类收集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负责部门:城市建设部/上咨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负责人(参与人员):曹莉莉(俞进进、应善之)
联系方式:021-23301153
2021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09749号-1
信访专线及邮箱:021-33050117 jjjc@sicc.sh.cn
技术支持:coolsite360